close

  年關將近,慶陽市西峰區經濟發展捷報頻傳:三大產業結構比例由“十一五”末的9.7∶50.1∶40.2調整為6.7∶64.6∶28.7,三大產業對全區經濟貢獻率也發生了較大轉變,其中第二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79.9%,成為全區經濟發展的主要支撐點。這是近年來西峰區持續調整經濟結構,探索轉型發展的結果。
  延長產業鏈,激發聚變效應
  怎樣才能利用現有農業發展優勢,力促工業經濟異軍突起?西峰區規划了“東果、南菜、北畜”三大支柱產業佈局和“政府投入打基礎,招引項目育產業”的發展思路。全區主攻城郊現代設施高效農業、塬面蘋果產業和川區特色瓜菜,通過大戶流轉、能人領辦、龍頭帶動、標準示範等方式發展農業經濟。在不斷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的過程中,延長農業產業鏈條,打破了多年來阻礙工業經濟發展存在的佈局分散、基礎設施不完善等沉痾,著力打造產業發展的孵化平臺和集聚區。
  在推進傳統農業主導型向現代工業主導型轉變的過程中,西峰區積極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打造企業發展平臺。以肉食產品加工為主的雨潤集團公司坐落在西峰北部的工業集中區內,作為一家農產品龍頭公司,雨潤集團公司是全區延長農產品產業鏈條的一個典範。目前,在建的城南石化工業園區和城北工業集中區內,入園企業已達9戶。
  西峰區還著力引進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高、產業關聯度高、帶動性強、社會效益好的工業項目入園建設。通過上門推介、招強引名,北京立誠等大型知名企業集團相繼落戶園區,為發展“總部經濟”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同時,以優質高效的服務和環境,大力扶持北地紅調味品、中慶農產品等地方企業,使“農”字號企業延伸產業鏈,提升了產品的附加值。
  農民變市民,激活區域經濟發展
  作為慶陽市區域中心城市的西峰區,如何消除城鄉二元結構,促進城鄉經濟平衡協調發展,是擺在區委區政府面前的一道重大課題。
  在城市化進程中,西峰區著眼區域中心城市建設,強力推進舊城區改造和新區、東區、北區開發建設,全區城鎮化率達到48.9%。
  “現在的政策好,我們這些失地農民不僅沒有失業還當上了老闆。”在黃官寨東隊失地農民安置基地慶陽金昊·義烏商貿城開店的邱浩頡說,開業當天,她的門店銷售額就達到4000餘元。
  完善農村基礎設施,把農村人口納入城市,激活區域經濟發展,成了西峰區經濟轉型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近年來,西峰區完成了什社街區排水等23項小城鎮建設任務,建成農民安置小區19處、新建農民集中居住區153處,小康住宅率達到75%,並率先在全省實現了“村村通油路”目標,城鄉基礎條件顯著改善。教育城市化進程加快、城鄉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快速推進、覆蓋城鄉的低保、社保、醫保、困難救助等網絡更加健全,鄉鄉都建有敬老院,一大批農村“五保家園”相繼建成,農村孤寡老人養老問題基本解決……目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16662元和5443元,較“十一五”末分別增長33.8%和33.2%。
  生態為本,建設節約型社會
  在今年的全省項目觀摩活動中,西峰區彭原鄉鄢旗坳村的綠色、循環、高效農業成為一大亮點。“畜—沼—菜、畜—沼—果”的循環模式,不僅提高了農民的收入,還為當地發展現代生態農業提供了新途徑。
  西峰區把走出“經濟落後、生態惡化”怪圈作為目標,以促進生態恢復、民生改善、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著力點,向循環經濟發展目標大步邁進。
  在生態環境保護過程中,堅持發展與節能同步、開發與節約並舉,狠抓節能降耗與環境保護工作。特別是西峰油田開發以來,堅持“經濟與環境雙贏,保護與治理並舉,服務與監管齊抓”的原則,以創建“和諧典範、模範油區”為載體,嚴把井場審批關、水資源開采關、土地利用關,大力推進油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取得了顯著成效。
  與此同時,西峰區還實施了大量的生態工程,旨在改善西峰城區周邊生態環境的生態防護紀念林工程,通過近3年的建設,已完成6600畝防護林帶建設任務;全區累計完成退耕還林3.2萬畝,封山育林1.6萬畝,天然林保護總面積達24.8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了26.1% ,治理水土流失面積45.6平方公里。如今,“鳥語花香,碧水蕩漾,綠樹成蔭,氣候宜人”的新西峰正漸行漸近。  (原標題:西峰:“轉”字當頭促發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g32igzto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