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夢影《中國青年報》(2014年11月24日09版)
  “我出生在內蒙古遼闊的大草原”——本科畢業於華北電力大學,現於天津大學讀研究生的張號乾對著來自世界五大洲34個國家不同膚色的年輕面孔說:“我們將走遍內蒙古草原無電區,並嘗試將其點亮。”他是在11月13日北京創行世界杯決賽上說這番話的。
  而此時,在1000多公里之外的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後旗山區,牧民寶音畢力格家的土坯房外,高高的風車正迎風轉動,產生的電能隨著蜿蜒的線路進入室內,供一家三代人日常使用。
  張號乾是華北電力大學“綠色電力”項目的發起人。在內蒙古自治區他所生活的地區,電力並不普及,僅靠煤油燈和燃燒牛羊糞照明取暖。教育、醫療和就業都受到了制約。他們自主研發了風光互補的發電系統,為牧民送去了光和溫暖。這個項目代表中國參與了第十四屆創行世界杯,並最終在這場有史以來全球參與人數最多、規模最大的創行世界杯賽事中獲得了全球總冠軍。
  “我們的模式是,安裝機器為牧民帶來電,而牧民在電力的幫助下可以增加收入,以償還機器的費用。”張號乾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說。
  怎麼讓家鄉牧民擁有電?
  2011年,張號乾大二那個寒假,在反覆和幾位專業老師商討過方案後,他帶著沉重的機器回到了家鄉。這套造價4萬元的發電系統包括風機、蓄電池、控制器和可以將直流電變交流電的逆變器。牧民在屋外安裝好這套機器,家裡就有電了。
  然而,一開始牧民們並不信任這個年輕學生。他們認為,電太危險,4萬元也太貴了。
  張號乾是蒙古族孩子,自小在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後旗山區姥爺家長大。一入夜,四野如墨,沒有人工的光亮。直到上小學他回到在城裡的父母身邊,才知道世界上還有電。電的種種神奇讓他印象深刻,至今他還記得香港回歸電視直播的細節。
  考到華北電力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張號乾一直忘不了內蒙古老家的暗夜。他要給牧民送去電。
  為了更瞭解電,他特意輔修了電力系電器專業的課程。在電力系蹭課時,張號乾結識了班裡幾位學業優秀的同學,他們開始一起研究如何安裝調試適用於山區牧民的家用發電系統。為解決一個個新出現的問題,他們在實驗室里刻苦攻關,數據仿真、儀器調試都馬虎不得。“綠色電力”項目的多項專利,也有這些同學的功勞。
  整個學校都知道了他們在做的事情,團隊長期保持著六七十人的陣容,骨幹逐漸穩定,電力系的老師幾乎都為這個項目提供過咨詢。
  那個寒假,張號乾不得不從巴彥淖爾市到烏拉特後旗,再從烏拉特後旗到牧區,奔波200多公里去豎立起風機、安裝好電池。最後一段路是不通公車的,一般的機動車也很難順利行駛。一位高中同學主動用自家的越野車載著他和機器往返。
  姥爺幫他在牧民中做工作,終於說服了三代同堂的兩個大家庭:寶音畢力格一家和張宗寶一家,他們成為了參與這個項目的第一批家庭。
  地窖里不放土豆放電池
  回顧走過的路,張號乾他們覺得似乎永遠都有新問題出現。
  “我們就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型的。”張號乾說,團隊的共識是學生創業,萬事難料,越出問題成長越快,只要踏實解決。
  東西裝上不久,電池板就出了問題。內蒙古的冬天又冷又乾,氣溫可以達到零下40多攝氏度,而電池板需要恆溫恆濕的環境。如果是在實驗室里,自動監控設備和維護裝置可以輕鬆解決問題。但是,張號乾所面對的是牧民實際的困難,4萬元已經是勉強,再額外的費用都會是負擔,況且那些設備並不便宜。
  最終,他想到小時候,家裡冬天吃的土豆、白菜全都儲在地窖里,一個冬天也不會凍壞。挖一個電池窖應該能解決問題。
  地窖挖好了,電池放下去,濕潤足夠了,溫度還是難以達到。他們又想到了新點子:往窖里放乾牧草。這樣不僅能保溫,乾草發酵還能消耗地窖里的氧氣,連阻燃的功能都有了。
  團隊為這個獨具牧區特色的電池窖申請了專利。
  起初,這套發電系統是利用風能發電的,可夏天一到,風小了,他們又免費為發電系統加了一塊太陽能電池板。不久,沙塵暴來了,太陽能電池板蒙塵難以正常工作,他們又添上了自動清洗的輔助儀器,風光互補發電系統一步一步完善起來。
  複雜的自然環境不是唯一找麻煩的。張號乾他們曾向廠家訂製了一批發電機,安裝後發現小問題不斷,最後才發現廠家沒嚴格按照質量要求生產。再返工已是不可能,他們只能自己改裝。自此之後,這幫剛學著和社會打交道的學生為團隊增添了產品控制的職責。
  與這片古老沉默的土地打交道,則是又一番挑戰。隨著參與項目的農戶越來越多,大學生們日常所做的工作,除了調試以外,更多的是體力活兒,挖坑埋線扛架子。牧民家裡的年輕人會在大學生們忙活的時候熱情地搭把手,而飽經風霜的老牧民則多是謹慎地觀望著。每次探訪,張號乾他們都會耐心地用蒙語告訴老人們:什麼是電,電會給大家帶來什麼。
  牧民並不富裕,張號乾他們也拉不下臉來要錢,第一批儀器的成本一直到今年才基本付清。
  路途遙遠,一家一家之間往往是至少1平方公里的荒野。遇到大雪封山,只能掉頭返回。有時候結束工作的時候太晚了,來不及趕回城裡。牧民家房子也不大,幾個小伙子就睡在越野車裡。
  對於這幫90後來說,露宿倒不算什麼,沒電、沒手機信號,這空白極度難熬。
  去更多需要電的地方
  項目越做越好,“綠色電力”團隊計劃找政府推廣,讓更多的牧民受益。
  但是,財政局、民政局、畜牧局、扶貧辦……複雜的政府部門讓這幫年輕人一下子有點暈,不知道該找誰。在一連串的跑東家找西家以後,他們被指引向了旗長辦公室。
  沒有門路,張號乾在旗長辦公室門口堵了一個月。每天找旗長的人很多,這個小伙子乖乖排隊。旗長辦公室門口坐著秘書,秘書不忙的時候,他就絮絮叨叨給人家講自己的項目,秘書沒空理他,他就掏出書來一邊等一邊看。
  旗里終於知道了“綠色電力”團隊正在做的事情,十分支持,政府拿出錢來擔負了80%的成本,牧民只需要擔負8000元。更棒的是,有了當地的官員接引,找牧民的家再也不怕迷路了。
  張號乾清晰地記得,2013年12月26日,“綠色電力”團隊成立了保定華中商貿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是8個骨幹。
  成立公司的契機是源於公章的麻煩。項目大了,各項協議越簽越多,法律上代表“綠色電力”團隊的是一直給予他們大力支持的華北電力大學科技園,但是科技園的公章使用需要層級審批,這對於迅速發展的團隊來說實在有些不便。有了公司,自己決策,隨身揣著章隨時可以簽協議。
  為了滿足註冊公司的要求,科技園為他們提供了公司辦公場地。其實做試驗在實驗室,調試就直接去山區了,註冊這塊地他們也用不上,後來就直接請學校將之轉送給其他創業團隊使用了。
  如今,“綠色電力”已經使15戶牧民家庭受益,發電機的風車綿延牧場山區的50平方公里。牧民現可用電量從原來的0.18度/每日增加到6度/每日,提高了33倍。
  電力帶來的好處是立竿見影的。
  最顯著的是牧民收入的提高。當地牧民主要的收入來源是販賣羊肉羊毛產品。牧民其他生產產品的增銷更使收入從4560元漲到1.8萬元,增長近4倍。
  此前,牧民們以手壓打水,到天寒地凍的日子,費了大力氣也再壓不出一滴水來。人喝的水勉強夠用,而羊沒水喝,加上牧草薄瘠,一個冬天能瘦一大圈,賣不出好價錢。電水泵不過幾百元,牧民能買得起,若是沒有電也無用。如今有了電,兩分鐘就能打上水來,羊和人都有足夠的水喝。古老牧區的生活質量也顯著提高了。夏天,鮮肉有了冰箱保存,晚上,勞作了一天的牧民也能看看電視、瞭解外面的世界了。
  “綠色電力”項目逐漸成熟,就有投資找上門來,因為註冊公司時沒有詳細約定任何稀釋股權,合伙人有了爭執,投資沒能達成。年輕人很自信:項目做得好,未來不愁沒有投資。
  目前,他們已經開始在一個團隊成員的家鄉新疆開展項目,未來還要去另一位團隊成員的家鄉青海。
  山野草場廣大,哪裡都需要電。
  張號乾現在新的興趣是幫助牧民把羊肉製品賣出去,冷鮮運輸鏈是個大難題。產生興趣的緣由是這個年輕人逐漸發現,對於山區的牧民來說,電只是影響他們現狀的一部分原因,更大的影響因素在於錢和觀念。這是個更宏大更複雜的命題。如果真要做下去,肯定需要另起公司,也肯定需要更多學習技術、商業和認識世界——他決定還是要“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地走下去。  (原標題:理工男張號乾:用“綠色電力”點亮草原無電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g32igzto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